本文将针对糖尿病疾病进行讲解。介绍《足坏疽蕴藏血流异常》的详细内容,已便于患有“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和“糖尿病”疾病治疗的过程中多加注意。更多《足坏疽蕴藏血流异常》内容请查看全文...
糖尿病的中小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和感染是引起糖尿病足的主要原因。而我们通过多年来的观察证明, 糖尿病患者血小板粘附率、红细胞变形指数、纤维蛋白原及全血粘度等血液流变学指标所发生的改变对末梢神经病变和肢端坏疽的发生和疗效具有明显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63例, 其中并发末梢神经病变者30例, 男性14例、女性16例, 年龄50~73岁;糖尿病足坏疽33例, 男性14例、 女性19例, 年龄37~74岁, 全部存在中、重度甲襞微循环障碍。正常人50例, 男性22例、女性28例, 年龄40~65岁。
1.2 仪器和方法
采用成都仪器厂生产的NXE-1型锥板粘度计, 取空腹静脉血, 肝素抗凝, 恒温25 ℃下分别测量切变率为115、46、23、 11.5、5.75 s-1的全血粘度(ηb), 血小板计数(BPC)、 红细胞变形指数(DI)、血小板粘附试验(PAgT)、纤维蛋白原(Fib)采用江苏无锡产WJ-Ⅲ型可调血栓形成仪、 血小板粘附两用仪等仪器测定。三组测定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 果
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组的血小板数与正常人组接近,血小板粘附率为37.07%±12.90%,高于正常人组,有显著差异(P<0.05);红细胞变形指数低于正常人组;纤维蛋白原和全血粘度高于正常人组,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糖尿病足坏疽患者的血小板和血小板粘附率高于正常人组,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红细胞变形指数、纤维蛋白原、全血粘度与正常人组相比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
本文观察了33例糖尿病足坏疽和30例糖尿病并末梢神经病变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变化,并以50例正常人的结果作为对照。 结果发现,足坏疽组的纤维蛋白原、血小板数、血小板粘附率及全血粘度(5种切变率)均显著高于正常人组(P<0.01), 红细胞变形指数下降, 明显低于正常人组(P<0.01)。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组的血小板数接近正常人组,血小板粘附率高于正常人组(P<0.05), 其它项目同足坏疽组。
由此说明糖尿病足患者均存在血液流变性的异常变化,足坏疽组比末梢神经病变组更为严重。足坏疽时血小板数增多和血小板粘附率增强,提示有可能发生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因而在治疗糖尿病足时, 除控制血糖、扩张血管外,活血化瘀、抗血小板聚积、改善血液粘度的治疗不能缺少。
有人认为在糖尿病足发生之前 甚至在未发现任何并发症的时候就已经出现血液流变性异常, 血液流变性异常是随着病程的进展而趋于明显和严重,所以我们还认为有必要在早期糖尿病时或疗程中进行血液流变学监测, 进行早期预防性治疗,对缓解或减轻血液流变异常、 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有重要意义。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责任编辑:晓靓)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很注重养生,养生是指保养、调养、颐养生命,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
995健康网-最专业的养生健康平台 www.995jk.com 站长邮箱:271533443@qq.com
石家庄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文章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三日内删除
ICP备案编号:豫ICP备190010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