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5健康网|亚健康|饮食禁忌|中医拔罐|房事养生
您现在的位置:995健康网>> 糖尿病>> 糖尿病资讯>>糖炒栗子 糖尿病人偿到即止

糖炒栗子 糖尿病人偿到即止

>> 返回 糖尿病 首页
"糖炒栗子 糖尿病人偿到即止"的内容简介:

糖尿病性肉体病 糖尿病性肉体病的防范,糖炒栗子 糖尿病人偿到即止,“8月梨,9月楂,10月板栗笑哈哈”,顿时就要进入农历十月了,正是都城栗子炎热售卖之时。提及怀柔板栗的甘美,很多人恐怕会口水“浩繁”,糖炒栗子摊前排起的长长的步队,足以说明它受接待的水平。“不过,栗子...

阅读全文

“8月梨,9月楂,10月板栗笑哈哈”,马上就要进入农历十月了,正是京城栗子火热售卖之时。说起怀柔板栗的香甜,很多人恐怕会口水“泛滥”,糖炒栗子摊前排起的长长的队伍,足以说明它受欢迎的程度。“不过,栗子虽可口,还具有补肾健脾、益胃平肝之效,但却容易滞气,含糖量也较高,一次不宜食用过多,特别是那些脾胃虚弱者和糖尿病病人。”北京中医医院消化中心副主任医师唐博祥提醒道。

“剖”栗

慢性腹泻疗效好 糖尿病人谨慎吃

传统医学认为,栗子味甘咸,性温,入肾、脾、胃三经,所以有益气养胃、补肾健脾、强筋活血的作用,可以辅助治疗腰脚酸软、反胃、吐血、便血等症。

唐朝名医孙思邈认为,栗子是“肾之果也,肾病者宜服之”,而梁代名医陶弘景也曾提过,相传有人患有“腰脚弱病而过往栗树下,食数升后便能行走……”。中医认为,栗子对腰脚不遂等症有一定的疗效。

同时,因栗子有收敛的作用,所以对于那些因脾胃虚寒引起的慢性腹泻,也具有很好的疗效。

现代医学认为,栗子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各种维生素以及矿物质、不饱和脂肪酸、淀粉等含量也很丰富,所以对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骨质疏松等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不过,消化不良、患有糖尿病的人、经常便秘者以及儿童都应慎重食用,浅尝即可。

吃栗

糖炒栗子失水分 煮栗更利于消化

栗子的吃法可谓多种多样,可以生吃或是炒、煮,或是做成板栗鸡等菜肴,但是,栗子生吃时不易消化,而熟吃又容易出现滞气问题,所以一次不能吃很多。

在京城最常见的栗子吃法就是糖炒栗子了,每到冬季,现炒的栗子总会引来不少人排队购买。但是,糖炒栗子中的水分尽失,从中医角度看,既容易滞气,咽下去也比较容易噎着。

此外,糖炒栗子在炒制过程中是必须要加糖的,那么,锅里的糖就会在高温作用下逐渐变成焦糖,最后成了黑色的糖色。这种经高温形成的“黑糖”很容易附着在栗子上面,被我们吃进口中,会对胃肠道造成一定的损伤。

其实,不妨买些生栗子回家,自己煮熟了吃或是做成菜肴,既营养又卫生,并且易于消化,可谓一举数得。

栗子的正确吃法

吃栗子时,囫囵吞枣式的吃法是起不到保健作用的,正确方法是细嚼慢咽,把栗子放入口中嚼碎至口感无渣,成为浆液状的时候,再一点一点地咽下去,防治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骨质疏松等疾病的效果才能发挥出来。

宋代苏辙有首“食栗诗”,诗中有“三咽徐收白玉浆”之句,可以说,这七个字就明明白白地道出了吃栗子的诀窍。

特别提醒

栗子不要“开口笑”

“糖炒栗子虽诱人但却不应多吃,特别是‘开口’的糖炒栗子,更是不宜食用。”中国农业大学王旭峰老师提醒市民。

这是因为,开口栗子在炒制过程中,锅里砂石中所夹杂的杂质会从栗子的开口部位进入栗子中,很不卫生。另外,在炒栗子时,有些不法小贩会往开口栗子中加入一些液体,其中大多是糖精水,不仅可让栗子更甜,还能增加一些重量。所以,开口栗子还是不吃为妙。

食栗医方

栗子猪肾粥

原料:栗子6个,猪肾、大米各适量

食法:每天空腹嚼食6个生栗子,然后再吃煮好的猪肾大米粥。

功效:对肾虚、腰膝酸软、脚弱乏力等症有很好的疗效。

栗子山药大枣橘饼粥

原料:栗子30克、山药15克、大枣15克、橘饼20克、粳米60克

做法:把栗子、山药、橘饼切块,大枣去核,粳米淘洗干净,锅中加适量水同煮30-40分钟,再放入少量精盐、味精等,稍煮片刻即成,可于早晚温热服食。

功效:具有健脾养胃、补肾止泻的功效,对脾胃虚弱者及咳嗽胸闷引起的腹胀有不错的疗效。

关于糖尿病治疗的更多资讯!
关于糖尿病常识的更多资讯!
关于糖尿病预防的更多资讯!
关于糖尿病病因的更多资讯!
“糖炒栗子 糖尿病人偿到即止”相关的专题!
  • 暂时没有相关专题!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责任编辑:王巍)

推荐专题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很注重养生,养生是指保养、调养、颐养生命,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

关于糖尿病疾病的更多资讯!
关于我们|产品中心|营销服务|合作洽谈|服务声明|招聘信息|联系方式|网站地图|推广服务

995健康网-最专业的养生健康平台 www.995jk.com 站长邮箱:271533443@qq.com

石家庄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文章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三日内删除

ICP备案编号:豫ICP备190010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