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5健康网|亚健康|饮食禁忌|中医拔罐|房事养生
您现在的位置:995健康网>> 糖尿病>> 糖尿病治疗>>中医如何治疗消渴病

中医如何治疗消渴病

>> 返回 糖尿病 首页
"中医如何治疗消渴病"的内容简介:

糖尿病 糖尿病的治疗,中医怎样治疗消渴病,消渴因此口渴引饮,多食而安康,小便数量多,或小便混浊,或有甜味为特性。消渴包括两种含义。如《伤寒论》中的消渴,是指渴欲饮水的体征而言。《金要》中的消渴,是指以多饮,多食,多尿为主证的消渴病,亦便是本篇...

阅读全文

消渴是以口渴引饮,多食而消瘦,小便数量多,或小便混浊,或有甜味为特征。消渴包含两种含义。如《伤寒论》中的消渴,是指渴欲饮水的症状而言。《金要》中的消渴,是指以多饮,多食,多尿为主证的消渴病,亦即是本篇所要讨论的内容。

消渴之名,始于《内经》。首先谓:“二阳结谓之消”,并提出“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以及“胃热则消谷,谷消故善饥”的道理。同时认为他的发病因素,是与体质的肥胖和过食甘肥有关;并根据本病的发病原因及临床证候的不同,而有消渴,消瘅,膈消,肺消,消中等名称。

历代医书,对本病论述甚详。如《外台秘要》引《古今录验》说:渴而饮水多,小便数,有脂似麸片者,皆消渴也。”《卫生宝鉴》说:“夫消渴者,......小便频数,其色如浓油,上有浮膜,味甘甜如蜜。”已把消渴的特征,描写出来。

古代文献对于消渴往往兵法痈疽的记载很多,如《诸病源候论》说:“其病多发痈疽。”《千金要方》说:消渴之人愈与末愈,常须虑有大痈。”这和我们今天在临证是遇到的消渴病人,往往出现多发性疮疖,是完全符合的,后世各家,又根据消渴的多饮,多食,多尿的三个主证,区分为上,中,下三消。以口渴多饮为上消,多食善饥饿的为中消,多尿如脂的为下消。

根据历代医家的论述,结合临床实践,应以三多证状的那轻那重,作为辨证施治的标志。总之,虽有上,中,下三消之分,但其病候性质则一,军与肺胃肾有密切的关系。正如《圣济总录》说:“原其本为一,推其标有三。”

本病由于阳明热盛蕴结化燥,消烁肺胃的津液,或肾燥精虚所致。在治疗上,上消以清热润肺,生津止渴,中消以清胃养阴,下消以滋阴补肾。为基本的原则。

辨证论治

消渴虽有上,中,下三消之分,肺热,胃热,肾虚之别,实际上三多证状往往同时存在,仅表现程度上有轻重的不同。或有明显的多饮,而其他二者不甚显著;或以食多为主,其他两者为次;或多尿为重,其他二者较轻。由于三消证状各有偏重,古后后冠以上,中,下三消名称,作为辨证的标志。程中龄认为:“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清其胃;治中消消,宜清其胃,兼滋其肾;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补其肺。深得治消渴之大旨矣。”故根据三消的辨证与治法,叙述如下:

一.上消:1.主证: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大便如常,小便频多,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

2.治法:清热泻火,生津止渴。

3.方药:宜 消渴方加味

二.中消:1.主证:消谷善饥,形体消瘦,大便秘结,舌苔黄燥。脉象滑食有力。

2.治法:宜 清胃泻火,佐以养阴保津之品

3.方药:调胃承气汤加味

三.下消(1)阴虚

1.主证:小便频数量多,尿如脂膏,或尿甜,口赶舌红,脉象沉细而数。

2.治法:宜 滋阴固肾为主。

3.方药:六味地黄丸加味。

(2)阴阳两虚

1.主证:小便频数量多,或饮一便一,尿如脂膏,面色黎黑,阳事不举,耳输焦干,舌淡苔白,脉象沉细无力。

2.治法:温阳滋肾。

3.方药:《金贵》肾气丸。补气血用《三因》鹿茸丸

本病除了药物治疗以外,还要使患者精神安静,要避免过度的紧张,防止情绪的波动,化火伤阴;更应节制欲念,以恢复肾之精气。控制饮食。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责任编辑:王巍)

推荐内容
推荐专题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很注重养生,养生是指保养、调养、颐养生命,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

关于糖尿病疾病的更多资讯!
关于我们|产品中心|营销服务|合作洽谈|服务声明|招聘信息|联系方式|网站地图|推广服务

995健康网-最专业的养生健康平台 www.995jk.com 站长邮箱:271533443@qq.com

石家庄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文章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三日内删除

ICP备案编号:豫ICP备190010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