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 糖尿病的治疗,中医药防治并发症独具下风,对糖尿病人危害最大的是多种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性心脏病、糖尿病性脑血管病、糖尿病性肾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肉体病变及糖尿病足等。相比于庞大人群,因糖尿病惹起的失明者多10-25倍,糖尿病性坏...
对糖尿病人危害最大的是多种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性心脏病、糖尿病性脑血管病、糖尿病性肾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及糖尿病足等。相比于普通人群,因糖尿病引起的失明者多10-25倍,糖尿病性坏疽或截肢者多15-40倍,糖尿病人心血管系统发病率与病死率多2-5倍,因糖尿病导致肾功能衰竭者多17倍。
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中,合并高血压者多达1200万,合并脑卒中者500万,合并冠心病者600万,伴有双目失明者45万,合并肾功能衰竭者50万。糖尿病的并发症已成为糖尿病人致残和早亡的主要原因,也是医疗费增加的主要原因。美国每年用于糖尿病的医疗费用约1000亿美元,中国每年用于糖尿病的医疗费估计约400亿人民币。其中80%的费用主要是用于糖尿病并发症的防治。因此积极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防治并发症的关键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高彦彬认为积极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关键有三点:
早期发现糖尿病
一旦发现患了糖尿病,就应认真对待,积极治疗。应接受糖尿病教育,合理膳食,适当运动及药物治疗,使糖尿病各项指标———血糖、血脂、血压、血液粘稠度、体重以及症状全都达标。
早期检查、早期发现并发症
据统计,初诊的糖尿病人中,约半数的病人已有了并发症。因此建议对初诊的糖尿病人除监测血糖、血脂、血压外,还要认真检查眼底,测24小时尿白蛋白、心电图、双下肢血管及双足的感觉是否异常,以便早期发现并发症,早期治疗,以降低并发症的致残率,减少医疗费用。
接受中西医结合的治疗
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并发症具有独特的优势,中国传统医学对糖尿病及并发症的记载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并在长期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防治糖尿病及并发症的经验。通过近20余年的临床实践,我们认为中医药在预防治疗糖尿病并发症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中医药优势有哪些中医药具有降低血糖、调整血脂、改善胰岛素抵抗、改善微循环、纠正血液流变学异常等多种作用,对于没有并发症的糖尿病人可配合中药活血化瘀或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的中药治疗,具有防止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作用,活血化瘀中药常用丹参、赤芍、川芎、桃仁、红花、莪术、卫茅等,益气养阴中药常用生黄芪、人参、太子参、生地、元参、麦冬等。
药理研究表明,人参、黄芪、玄参、黄精、枸杞、地骨皮、葛根、黄连、桑白皮、苦瓜、番石榴等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山楂、泽泻、灵芝、首乌、决明子、茵陈、大蒜、绿茶有调脂作用;许多活血化瘀药都有降低血粘度,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另外病人也可选用具有降糖、调脂、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药食两用的食物,如苦瓜、木耳、葱头、大蒜、香菇、山楂、绿茶等食用,对预防糖尿病并发症也有较好作用。
20多年来,我们在严格控制血糖、血压、调整血脂的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论治来治疗糖尿病的多种慢性并发症,获得了显著疗效,可明显降低糖尿病并发症致死致残率。
①对于糖尿病性心脏病采用中药益气养阴、化痰活血理气中药辨证施治,可明显改善患者胸闷、憋气、心悸、气短的临床症状,改善心肌缺血、改善心功能;
②对糖尿病脑血管病、静脉点滴化痰开窍、活血通络的清开灵、血栓通、川芎嗪、丹参注射液等,配合中药益气养阴、化痰通腑、活血化瘀治疗,可改善脑循环,改善脑缺氧,保护脑细胞,缩小梗塞面积,病情稳定后配合针刺治疗,使患者肢体功能提前恢复,明显缩短了病程;
③对于糖尿病肾病采用中药分期辩证论治,分别采用滋补肝肾、益气活血、健脾补肾、化瘀通络、调补阴阳、通腑泻浊等治则治疗,可使患者尿白蛋白明显减少、肾功能明显改善、明显延缓了糖尿病肾病肾衰的进程;5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采用中药滋补肝肾、凉血止血、活血祛瘀等治疗,可明显促进眼底出血,渗出的吸收、明显提高视力;
④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采用中药静点、中药口服、中药外洗、配合穴位按摩,可使患者下肢麻木、疼痛、感觉障碍等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并能提高感觉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⑤对于糖尿病足采用局部治疗与全身治疗相结合,中西药相结合研制出一套完整的综合治疗方案,使患者创面愈合率达85%以上,使糖尿病足截肢率由上世纪90年代的7.3%降至1.7%。
几十年的临床实践证实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并发症有明显优势,中西医结合综合防治是治疗糖尿病并发症最佳方案,可明显降低糖尿病并发症严重的致死、致残率,可明显降低医疗费用。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责任编辑:王巍)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很注重养生,养生是指保养、调养、颐养生命,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
995健康网-最专业的养生健康平台 www.995jk.com 站长邮箱:271533443@qq.com
石家庄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文章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三日内删除
ICP备案编号:豫ICP备190010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