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 糖尿病的治疗,2型糖尿病病患降糖方案选择,>>点击进入糖尿病频道<<2型糖尿病是多基因遗传缘故原因和环境缘故原因配相助用的疾病,胰岛B细胞分泌缺陷及胰岛素抵御是发病机制中两个紧张缘故原因,在差异的病患中表现各不相同,具有高度的异质性。病情评价与单一用药的...
2型糖尿病是多基因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疾病,胰岛B细胞分泌缺陷及胰岛素抵抗是发病机制中两个主要因素,在不同的患者中表现各不相同,具有高度的异质性。
病情评估与单一用药的选择
1.根据引起患者高血糖的主要缺陷选择用药:评估患者糖代谢紊乱的主要因素是胰岛细B胞分泌缺陷,还是胰岛素抵抗。如果是前者,可选择磺脲类或格列奈类;如果是后者可选择噻唑烷二酮类;单纯餐后高血糖者亦可用α-糖苷酶抑制剂;偏肥胖且有一定胰岛素释放者宜用二甲双胍;新发病例空腹血糖过高者可一开始就用胰岛素进行强化治疗。
2.如空腹血糖>14.0mmol/L首选胰岛素治疗:为迅速解除高血糖的毒性状态,建议应用胰岛素治疗,当空腹血糖降至11.0mmol/L以下,且自身胰岛素分泌有所恢复时(可测C-肽判断)仍可改为口服降糖药。
3.根据血糖测定结果判定疗效和调整用药剂量:若餐前血糖在控制目标范围内,但糖化血红蛋白仍未达目标时,应测餐后1~2小时血糖,争取使餐后血糖控制在10.1mmol/L以下。若调整口服降糖药的剂量,应根据空腹、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判断,以期达到最大效应。
联合用药的时机与评价
1.新发病例的联合用药: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一开始可单药治疗也可联合用药治疗。如用单药治疗,剂量增大至最大剂量80%左右仍未能达标者应及早联合用2~3种口服药物治疗。如效果仍不理想,可睡前加用小剂量中效胰岛素。如患者B细胞已显著减退或肝肾功能损害者则只能用胰岛素治疗。
2.联合用药的方法:如将胰岛素促泌剂(磺脲类及格列奈类)归为一类,与其他种类的降糖药物均可联合应用。
3.对联合用药组成的评价
①磺脲类与二甲双胍联用 这是应用最早、最常用的方法,费用较低,血浆胰岛素不会上升过高,无论先用二甲双胍或磺脲类,效果不佳联合应用另一类均可使血糖下降。
②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与增敏剂联合 可从作用机制上发挥各自优势,降糖效果也相应增强,如格列奈类可控制餐后高血糖,二甲双胍可使空腹血糖进一步下降。
③α糖苷酶抑制剂与其他药物联合 α糖苷酶抑制剂的作用机制有别于其他降糖药物,既不促胰岛素分泌,又非直接针对胰岛素抵抗,而是通过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而减轻餐后高血糖,对各类其他药物均起互补作用,对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要饮食成分者(如中国人)效果较佳。
④胰岛素与口服降糖药联合应用 在联用口服降糖药仍未能达标时,可加用胰岛素,如睡前加用中效胰岛素。或以胰岛素取代某一药物,如取代磺脲类,与二甲双胍联用。胰岛素与磺脲类联用也可以,如晚上用磺脲类缓释片或控释片,白天加用餐前胰岛素或预混胰岛素,可减少胰岛素的用量。胰岛素也可与噻唑烷二酮类联用,但要注意两者都可能有水钠潴留的不良反应。
⑤二甲双胍与噻唑烷二酮类联合应用 两者虽均属胰岛素增敏剂,但因作用环节与机制迥异,联合应用可加强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此外,当有严重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糖尿病肾病晚期的2型糖尿病患者,必须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最终死亡的原因主要是心脑血管并发症,所以糖尿病的治疗不仅仅是控制血糖,而且需全面控制心血管危险因子,如血脂异常、高血压、肥胖、高血黏及慢性炎症状态等,方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责任编辑:王巍)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很注重养生,养生是指保养、调养、颐养生命,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
995健康网-最专业的养生健康平台 www.995jk.com 站长邮箱:271533443@qq.com
石家庄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文章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三日内删除
ICP备案编号:豫ICP备19001066号